蔬菜大棚管的發展歷史來源:蔬菜大棚管作者:蔬菜大棚管
大棚生產發展簡史 我國是一個古老的農業國,不僅蔬菜栽培歷史悠久,而且人們在很早以前就開始利用自然資源、并進行環境調控。據文獻記載,大約2000年前,我國就有蔬菜保護地栽培,只是那時的調控技術非常落后,效果較差。 我國在蔬菜生產上所利用的大棚源自廿世紀30年代。我國園藝學科的奠基人吳耕民先生在杭州覽橋園藝場設置木框玻璃覆蓋溫床,開創了夏菜玻璃溫床育苗技術,后來改木框為土墻。到了50年代后期,杭州市蔬菜研究所(原杭州市蔬菜試驗場)采用玻璃土溫室栽培番茄、辣椒。60年代,從日本引進塑料薄膜,開始應用塑料薄膜進行小拱棚栽培蔬菜。60年代后期、70年代初,塑料中小棚開始在各地推廣,主要在冬春季育苗及果菜類蔬菜的早熟栽培;同期,占地約667平方米的簡易鋼架塑料大棚在長春市投入使用,而后上海等地也開始生產鋼架大棚用于種植蔬菜。值得一提的是,1974年杭州市江干區首 次利用竹架塑料大棚栽培蔬菜獲得成功,這為大棚的迅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從20世紀30年代至70年代,我國的大棚蔬菜生產僅僅處于探索階段,特別在我國南方地區,并未形成規模。目前所使用的大棚實際上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這是以裝配式鍍鋅薄壁鋼管大棚的開發成功為標志的。但由于當時處于計劃經濟時代,大棚的推廣經歷了一個艱難的過程,這不僅因為廣大菜農對塑料大棚的優越性不甚了解,人們對大棚的性能未充分認識和掌握,而且與昂貴的價格有關(菜農的經濟實力較低),另外,大棚蔬菜生產的配套技術尚不完善以及南方地區冬春季的氣候特點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棚的大面積發展。所以,在我國南方地區,大棚的推廣經歷了菜農被動接受到主動要求這樣一個質變的過程。到了80年代后期,特別是90年代初,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以及農村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大棚蔬菜得到了飛速發展。浙江省的大棚發展過程可以說是我國南方地區大棚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我國南方地區的大棚面積已經發展到了前 所未有的程度,如上海市有2000公頃,江蘇省有60000余公頃,整個南方地區的大棚面積已達到15萬公頃以上。 以上文章由鍍鋅大棚管,養殖大棚管,農業大棚管,蔬菜大棚管為您提供,詳情點擊我們的網站:http://www.eby365.net/
|